![]() | 學生獎項 |
活動由教青局、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及澳門體育記者協會合辦,頒獎禮昨日下午五時半在教青局一樓仲尼堂舉行。教青局副局長老柏生表示,“校園記者計劃”已辦三屆,參與學生一屆比一屆多,參賽作品選題亦有所突破,包括“推動青少年參與社區服務”、“文創之路”及“青年科技發展”等,範圍廣泛豐富,反映同學對社會的關注度日益提高,取得一定的成效。
為配合國家“一帶一路”倡議的推進,創造機會讓學生了解沿線地區的歷史、文化及經濟等情況,獲獎學生將於四月在資深新聞工作者帶領下前往福建省,參訪當地的傳媒機構和新聞學府,體驗不同傳媒運作方式,加深對新聞工作的認識。亦讓各校學生有機會交流,分享編採新聞的趣事,建立友誼。
最佳攝錄:青年人有夢
聖若瑟五校在今年的校園記者計劃中,以“圓 · 創夢”為題奪得最佳攝錄獎。隊長林凱珊指出,雖然過程中面對不少困難,甚至有組員剪片剪到腸胃炎,但最終收獲成果,留下難忘回憶。
電影少林足球有一句經典對白,“做人如果無夢想,同條鹹魚有咩分別呀?”今次聖若瑟五校的作品,以短片的方式,分享追夢者追夢的過程和感受,鼓勵年輕人要有夢想,並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,向着目標不斷前進,為社會增加一分正能量。
片段珍貴難捨
隊長林凱珊指片段內容難以取捨:“整個過程由採訪到剪片,團隊都遇上困難,片段每一分鐘都非常珍貴,每一個故事都極具意義,內容難以取捨‘唔捨得剪’,最後整段片足足長二十分鐘,遠遠超過活動的限制,幸好最後未被取消資格,甚至奪獎而歸,對獲獎感到非常高興。”
組員“剪到入院”
提到難忘事,林凱珊透露有隊員“剪到入院”:“今次整個活動都相當難忘,雖然與考試撞期,但每個人都願意抽出時間去做準備,其中一位組員因為連續兩日剪片,最後腸胃炎要入醫院。他們認真對待今次活動的態度令人感動,同時亦為組員帶來一份真摰的友誼和難忘的回憶,希望之後再有機會參加。 ----來源自:澳門日報2016年3月29日
以下為獲獎同學名單:
高二文甲:林凱珊
高二文乙:唐紫瑩 鄧世傑
高二理:黎詠欣 吳智權 羅永進
共六位同學